被 check 到生无可恋

观前声明

  • 本文首发于一亩三分地「被多伦多美国大使馆 check 9 周的一点点观察」。鉴于最近(2023 年 5 月)收集到的数据点(data point,简称 DP)显示半年前观察到的 check 规律已经不存在,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会拿掉针对于多伦多美国大使馆的内容,但会加入与行政审查 (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相关的内容,适用于整个美国签证的情况。
  • 我虽然试图从一个统计的角度来归纳观察,但 outlier 总会存在的,所以酌情采纳本文内容。
  • 由于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因素 + 国内放开 + 第三国面签,我个人认为之前什么四周 check 结束的时间线已经不再适用。在 2023 开年面签完全是一个抓瞎试错的体验。同理可证,本文的内容在半年以后也许不再适用了。
  • 我个人经历过三次 F1 和一次 H1b 签证,对 B/O/J/L 不了解,但以下内容也对 B/O/J/L 签证适用。
  • 文章中尽量采用中文内容引用,从而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
  •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非法律意见。

行政审查(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

在一亩三分地有几篇对行政审查(简称 AP 或者 check)非常详细介绍的文章「老checkee总结一下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关于F1签证和Check的若干事」,以及「近期频发的贴签暗check/卡approved大坑 - 万字吐血总结」,不妨先看看。对于美国签证,在面签或递签后申请人大致会收到三种结果:批准,拒绝,行政审查。前两个很好理解,但行政审查是个很微妙的结果。简单来说,面试时间通常很短仅有几分钟,在这个时间内签证官无法决定是否批准或是拒绝你的签证,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审查申请,于是会给出行政审查的决定。结束面签后,签证官会把从申请人那里收集到的资料发到 Washington DC 统一处理,这个过程叫 Security Advisory Opinion (SAO)。等到 SAO 返回到美国大使馆后,签证官继续处理并给予最终决定。大家常提及的 check 不确定性是指 SAO 没有一个固定的处理时长,短的几天,长则大于一年。

对于中国籍申请者,最常见的 SAO 原因三个:

  • Visa Mantis (potential illegal transfer of sensitive or dual-use technology)
  • Visa Donkey (name hits, certain nationalities)
  • Visa Eagle (certain nationals of Cuba, China, Iran, Russia)

对于 STEM 学生,Mantis SAO 是几乎很难避免的,因为判断 dual-use technology 是依靠 Technology Alert List 里面列出可能存在敏感或是军民两用技术。虽然是 2002 年的文件,但里面基本上扫射了所有 STEM 专业,再加上最近紧张的政治局势,还有签证官基本上不具备 STEM 背景知识,导致大部分签证官在看到申请人专业时抱着「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心态直接给个 check 结果。Mantis SAO 的标准工作时长是 15 个工作日,但也可以无限长(极端个例会在下文提及)。大家常说敏感专业啥的被 check,本质是基于 Mantis SAO。

Visa Donkey 对大部分人来说不会遇到,或者用系统很快筛选通过,但有的倒霉蛋会因为名字/生日/住址等信息与某些黑名单上的人一样而掉入 FBI name check 的黑洞,一旦进入 name check,审查时间会拉长到数月。Visa Eagle 基本上不用赘述了。

对于这一个 section,我总结部分高频问题答案。

  1. 你当时面试的签证官也是最终决定是否给你签证的人。如果 SAO 没有出现意外,签证官会是出签的决速步。也就是说,在等待 check 过程是最好跟同期同一签证官的申请者相互沟通 timeline。如果签证官生病或是需要处理大使馆其他事务,很有可能他/她无法以最快的速度批签。
  2. 如果因为 Mantis SAO 被 check,四周(3 weeks Mantis SAO + Visa issuance)是最快拿到护照的时间。但凡比这更快的出签速度,只可能是在使馆内进行了更长时间的审查,没有将资料发到 DC,也就是所谓的假 check。至于是否是真假 check,只可能在拿到贴签后的护照才知道,签证页有 Clearance Date 则是真 check(经过 DC 审查),只给一年签证。如果是使馆内 check,则与当场批准一致,给多年签证(F 五年,B 十年)。
  3. 当你发邮件给大使馆催签,大使馆回你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处理完你的签证,这代表着案子还在 DC 审着的。除非有非常必要的理由,签证官是不会去干扰 DC 的工作。
  4. 很多帖子会说自己不是敏感专业但还是被 check 了,只能说签证官的知识储备大有不同,而且面签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体验。有的签证官会直接给过,有的会 check,这很难说明白谁是最有把握直接 approve。所以之前的签证经历不代表以后也会这样。
  5. 所谓「敏感专业」,真正是指你所学所用的东西是否可用在军事方面。比如我学化学,做的是塑料高分子(LDPE 和 HDPE),本是纯民用/商用的东西而不会在军事方面起关键作用(如果你硬要拗军事作战室垃圾桶是塑料做的算军用,那我也没话说了)。但有些高分子材料是用在武器开发上,这个会触发很长时间的 Mantis check,甚至会导致最终拒签(有罪判断,直接把你踢出去让你没机会接触这样的技术)。

Check 等待期间的各种操作

如果你的 case 被送到 DC 进行 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你可以几乎看作是一个黑洞,没有人可以催签,除非签证官自己去催(四舍五入那就是不可能)。很多经验贴里面见过的议员/公司/学校催签能有作用,大部分情况下仅仅是 check 在那个时候刚好 clear 而不是催签起作用了。议员唯一可能有点点作用就是确保你的 case 真的有送到 DC,但是 DC 有没有审,审多久,没人知道。在等 check 的时候,除了从 week 4 开始大概每周到每两周例行发邮件询问下大使馆以外,就不要跟大使馆打交道了,发了邮件也没用。

这期间我也询问过 writ of mandamus (催签令)的律师,价格 $5000+,有的说可以 60 天之后就能告大使馆,有的要你等到 6 个月之后。一亩三分地里面 dp 有在不到半年的时候 file 并拿到了签证(DP1 F1 PhD TorontoDP2 H1b Ottawa, DP3 H1b Korea),只能说 case by case。咨询下来的结论还是最好等 6 个月以上再考虑这个方式,除非如果你有很强的理由(美宝啥的,不过这也能直接让大使馆 expedite 了)。虽然都说这个诉讼不存在被政府报复的情况,但大使馆完全可以推辞说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不回应你的诉讼。这样你花了钱也没有效果。在等待的过程中还是要保持跟大使馆沟通,以及保存自己因为长时间等待造成 hardship 的证据。还有,催签不一定是 approval,还有可能是 deny。旅游签不要考虑这个选项了。

我还考虑过国内二签(或者加拿大撤签再国内二签)的操作是否能有奇效, 19 年有过很多 F 签证成功例子。但咨询过后得到的结论是:很大概率没用,甚至会 delay clearance。AP 的机制是把你的 case 送到 Washington DC 审核,你撤签仅仅是从大使馆撤下来,但不会撤 DC 的审核。也就是说无论你一签是否撤签,AP 一直存在到有结果为止。而当你还没有得到一签 clear 时就去二签,签证官是能看得到一签没有 clear 记录。那这时候会出现两种可能:

  1. 让你回去等一签的 clear,二签遵循一签的结果。二签签了等于没签。
  2. 提交一个新的 AP,那审查从头开始,如果一签 AP clear 而二签还在审查,那很可能一签也要等二签 clear 了才会继续,这样相当于一签 + 二签 AP 时间,反而延长。但也有可能前者,二签用一签的 clear。

如果没有非常让人信服的理由二签,签证官会怀疑你 visa shopping,甚至有可能会拒签(对于 F/B/J/O 签来说可用 214b)。

二签出奇效的可能只会说一签签证官忘了处理你的 AP 已经 clear 情况下才会有用(相当于是强行提醒签证官忘了自己的 case),这种情况有但罕见。AP 大概率 case 还是在 DC,如果在 DC 进黑洞,二签大概率是没有用的,甚至会推迟出签。

H1b 被拒签的可能

总的来说 H1b 是很难被拒签的。H1b 和 F/J/B 签证不同的是,H1b 已经经过 USCIS 审查批准,大部分审查工作已经 clear,大使馆没有动机去推翻 USCIS 的决定。再加上 H1b dual intent,签证官不能以移民倾向 (214b) 而拒 H1b。签证官的主观预设态度是希望合法合规的 H1b visa worker 来美国工作的,所以个人以为 H1b 需要区别于 F/J/B 来看,虽然都是用 SAO pool 审查。

但如果说真的就一点拒签的情况都没有吗?这两个多月仔细搜过和询问过是否有 H1b 中国申请者拒签情况,发现还真有以 212(a) 拒签的:

  1. 第一种 212(a)(6)(C) - 不实陈述,或以欺诈行为获取签证曾在美国有超期滞留行为。最常见是有挂靠 OPT 历史的 H1b,虽然可能在 USCIS 那里能靠律师过,但很容易被 SAO 抓出来。(DP1, DP2,还有一些事拿到签证到了海关被遣返)
  2. 第二种 212(a)(3)(A) - 进入美国是为了主要或者附属从事如下活动:违反美国关于间谍或者破坏活动方面的法律,违反或者躲避美国关于禁止技术或敏感信息出口的法律。搜来搜去只看到两个 H1b 在一亩三分地里面留言但并未提供更多的信息。无论怎样,H1b 是可以用这条拒签。

如果是 212(a) 拒签,签证官是会有内部 inadmissible 解释的,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随便得出的拒签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几乎不能被豁免,以后同样或类似美签类型应该是非常难以翻盘的(有见过被拒后换签证类型再长 check 通过的例子,DP)。

在搜索 212(a)(3)(A) 的相关情况时发现这更多出现在 F1 长 check 中,背景集中在量子(DP1, DP2)航空航天(在群里面听说过)、计算机科学(DP1, DP2, DP3)这三个领域中,并且集中出现在 21 年之后。虽然 Biden 上台之后签证情况没有那么抓马,但就「敏感技术」来说一点不马虎,甚至更严。

有没有 F1 读书期间接触过敏感技术/资金/信息而导致 H1b 拒签的。我还真问到过一个,是读书期间跟军方有着「过硬合作」的经历被抓出来,长 check 半年以上被拒的。

还有一个最新的情况是由于 10043禁令,国防七子 + 北邮背景的申请人申请 J 签证是会被 212f 拒签,所以有不少人尝试用 cap-exempt H1b 来避免这个问题。有非常多成功的 DP,但也有被拒签的风险,并且会使用 212(a)(3)(A) 拒签。由于被波及的人数很少,在网上几乎很难搜到信息。但就个人交流得到的主观感受是如果申请人是 10043 + STEM 背景 + CSC 历史(国家留学奖学金),H1b 拒签概率非常高。摘掉任一 buff 会被 check 但大多能过,有掉入长 check 黑洞例子。摘掉两个 buff 那成功率会更高。

话说回来,我写了这么多关于拒签 H1b 的内容,是仅仅描述 corner case 中的 corner case,尤其是 212(a)(3)(A)。因为签证官哪怕以 Technology Alert List 理由 check H1b,也是从工作经历开始,不会第一时间看读书期间的经历。说真的,如果工作涉及极为敏感的信息,那在一开始招工的时候只会 US citizen or PR,轮不到 H1b F1-OPT 们。我写在这里仅仅是为了提醒可能有想类似背景的 H1b 们,在面试之前还是有必要脱敏简历以及跟导师们打好招呼,谨防有人会打电话询问的时候导师不知道怎么回答。

之前有过帖子统计过 checkee 上 18 年被 check 时间分布,大概 85% 的  H1b 人在 60 年内 clear,8% 在 day 60 - 90,4% 在 day 90 - 120,剩下的都是神仙了。我统计了一下 22 年 1 月到 7 月 checkee 上 H1b dp,大致符合这个分布。所以没超过 90 天,我个人不认为算长 check。(该数据分布也被公司律师认可)

事后经验教训

  1. 面签前的准备格外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 DS160 填写。里面的信息需要准确准确再准确。我上一次面签已经是五年前。在被 check 8 周之后我重新翻看自己填写的 DS160 (这个需要自己在提交后自己保存一份电子档才能看),发现把最近的 5 个 US stay 直接只写了一个,还有好几个typo。当时的我惶惶不可终日,以为要长 check 被 misrepresentation 给拒了。问过律师和 ex签证官,他们都表示这种错误太正常了。一是这不是我故意犯错的(虽然给人印象很不好),另外我交的简历还有其他 DS160 信息是可以相互交叉验证,毕竟人面对简历的熟悉度是要远远大于 DS160 的表。Typo 一类的只要不是错得离谱,签证官是根本不会管的。文章如果少写了只要不是故意的,问题都不是大。(比如我漏写了一篇,但这篇在毕业论文里面有一份副本,而我简历是写了毕业论文的题目)

    当时我发现这些错误的时候,觉得说要立刻发邮件跟大使馆沟通,害怕因为这个延长 check 时间。咨询过之后,大部分人都劝说最好不要发邮件提醒大使馆。一是这个错误可能真的就没啥,二是这么反映一下之后,签证官反而觉得你这么着急澄清,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想要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心,但在 Check 期间着急去跟大使馆说的话不一定是好事。

  2. 所谓的签证中介(尤其是国内的),大多数不专业,尤其是对于 H1b 申请人。如果需要寻求签证相关帮助,有两类人我个人觉得还算靠谱,一类是律师(可以找公司的或者是自己的,平时需要留意有哪些移民律师还算靠谱的),另一类是前签证官。这是我今年才发现的「新奇」事物,我绝对没有受广告钱。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 Argo VisaYouTube 看看他们视频,主要是讲解各种美国美签准备。他们对面签之后的 check 基本上没有什么有用的建议,但对面签准备还是很有一套说法的。这两类人的缺点是价格真的很贵,比心理咨询医生还贵。

  3. 面前之前多加微信群,小红书群去了解最新的近况。各个大使馆情况会完全不同,尽可能寻找类似情况的申请者(时间相近,同一类型签证,近似背景,etc)来交流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