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以下内容仅是基于我的个人观察,会有主观印象,请酌情参考。



化学专业求职难,但也不算 dead end

作为一个纯化学专业的学生,我对求职的心态是「既来之则安之」。对于非 CS 专业的应届学生,在美国求职都是一把辛酸泪。一边看着 CS 的同学拿着高薪,一边自己在实验室里面重复不出来数据,相信心态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平衡的。然而,有着化学背景的应届学生求职并不是想象中的 dead end。在我搜索化学专业求职相关资源的时候,发现信息几乎被 CS 工作给淹没了(我说的就是一亩三分地)。

既然我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那趁写不出来论文的时候开始写点求职相关的博客吧。我会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收获吧。今天的主题是「职业方向考量」,讨论「拿到 PhD 学位的我有哪些选择」以及对应的 pros/cons。

首先,我们来 brainstorm 到底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类开始聊起:学术界和工业界。

学术界(约等于博士后)

显然,作为应届化学 PhD 能拿到教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这里直接快进到博士后这个选项。(也有其他的选项,但非常稀少,欢迎你的补充!)

我个人认为选择博后有若干(不完全)动机:

1. 真心冲教职

对于第一类,不谈了,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冲就完事了,唯一的建议就是早点跟领域内的大佬早认识,多交流。其他的,我不配对这类兄弟指指点点。

2. 对研究感兴趣,但是不确定以后是不是真的要冲教职

这一类的人其实真的不少,一方面对研究感兴趣并且热情没被求学经历给消灭,另一方面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在学术界能走得更远。

个人认为做博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保留了学术界这个可能。博后期间再给自己一点时间来考量是否继续在学术界中发光发热,哪怕后来选择离开学术界,我不认为这段时间是完全被浪费的。博后从某种层面来说是教职的试用期,如果你对学术界犹豫不决,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包袱,不妨一试。

不过,对于读完博后转工业界的同学来说,签证可能是会麻烦一点。因为要会占用 OPT 的时间,或使用 J1 签证,之后再转工作签证要折腾一下。(这两条路完全行得通,需要 waive J1)

3. 对自己手头上的某些技术感兴趣,但目标更多偏研究机构中的 Engineer 而不是教职。

不知道大家的学校共享实验室里面有没有那种「扫地僧」,什么管核磁啊单晶测试啊等等的 Staff,学生一遇到什么问题,这些老师直接秒解决问题。要应聘这种 Staff 的职位,首先得问自己手头上的这一套表征手段玩得溜不溜,如果足够溜, PhD 毕业之后直接申也是可以的。但相对来说其他人对你的依赖性不高(换言之可被替代),因为技术偏 general 而不钻研某个方向。如果要成为像是某一个表征测试的老师,博后经历还是 preferred 的。

对这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博后阶段重点不是在于发了多好的文章,而是有多少经验。要有「西方什么样品我没有测过,什么样的机器我没有修过,什么样的数据我没有处理过」舍我其谁的霸气。所以,文章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多少直接经验。跟机器打交道,多一分经验就能压死一片人。理想情况下,直接去到对应的机器/表征所在地方读个博后,攒经验是王道。

美国国家实验室就是这样,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博后读着读着成了 Engineer,没有教职那样基金的压力,每天修修仪器,教一下其他地方来的学生。但是你必须要非常自律且热爱机器(好奇怪的讲法),这类人基本上在这个岗位就是干一辈子,并不是铁饭碗或高工资,他们只是把实验室的一切当做他们的「乐高」快乐了一辈子而已。好处是前辈们会很认真教你,努力把你培养成扫地僧式人物。对应的,可能在这漫漫人生中会跟瓶瓶罐罐们作伴,外人看来会觉得有点点寂寞。

4. 没找到工作,但是想继续留在美国等机会进工业界。

这个太正常了,毕竟工业界职位开放不多且不固定,又想继续在美国发展,博后是个可选的过渡期。个人认为这类同学在选择博后的工作时,需要以工业界需求为导向。也就是说,需要留意这个博后的工作或者课题跟工业界有多相关。

最简单粗暴的,直接可问这个课题是 Industrial funding 还是 Federal funding,如果是工业界来的钱,这说明课题跟工业界的需求是挂钩的(不然为什么他们要投钱),可以优先考虑。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调整你的 skillsets 和知识储备,为工业界求职调整到更好的状态。多了解跟工业界是怎么合作的,有机会多跟甲方们 network。风险也有,毕竟拿着工业界的钱,出结果的压力会更大,一个月一次甚至是两次的汇报会让你抓狂。还有比如第二年甲方不想投钱了,那博后可能直接被迫出站。

不是每个课题组都有工业界的项目,但思路大体是一致的:利用博后这一站帮你搭好通往工业界的桥梁。所以找博后的时候,除了考虑课题是否在工业界中有所贡献,还要考虑导师在工业界的影响力和社交圈子。毕竟做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再去单独做 network 相当疲惫,既然要建桥,那不如把社交这一层面给考虑进去。



工业界(仅限于美国)

很多人会以为 PhD 读完之后进工业界是理所应当,其实这是个错觉。你可以试着从公司的角度来考虑一个刚毕业的 PhD 学生,哪怕是研究方向完美对口,公司里面的套路跟在学校里的有差距,公司需要花时间和耐心来培养你适应到工业界的节奏和思维。如果他们能找个已经有工作经验的人了,公司可能就不需要这个过程,直接快进进到干活。所以说 PhD 毕业后找到第一份工业界的工作是相当困难,应届学生的工业经验几乎为零(实习什么的咱们其他文章再说)。再加上国际学生需要 OPT 和抽 H1b,可能抽了三年还是抽不到得走人,这样的不确定性劝退相当一部分公司,故而公司会直接说他们不招需要 visa sponsorship 的学生。

我个人观察来看,毕业后直接拿工业界 offer 难度远大于博后 offer。这个观察是基于在 COVID-19 期间,工业界不景气各种 hiring freeze(尤其是各个工业大厂),开放的职位少之又少。学术界里不少人因为政治环境不确定性加之美国控制疫情不力离开美国,而不在美国的博士们无法进入美国展开博后工作。我身边各位导师们想招博后几个月了,几乎颗粒无收。

虽然很难,但依然有人找到了工作。在我看来,工业界的转型会比想象中的大了不少。我们可以从跟 PhD 研究方向相关性从高到低大致聊聊。

Research & Development 研发

算 Dream job 吗?也许吧。听着还蛮香的,自己 PhD 读了五六年,工作就能学以致用,这种对口的工作想想觉得在这不是顺其自然的事儿?当然不!

这种工作说实话有点「可遇不可求」的味道,主要因为 opening 十分不固定,可能整个上半年没有一个公司放出招聘启事,第二天看到了 10 个对口的 job postings。研发岗位的招聘大多是根据公司项目的发展情况来决定的,也就是说这根本就没有个准数。其次,PhD 做的东西就算比较「高大上」,也不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在做。比如大家都做催化剂,看到了一个公司的催化剂研发岗位招聘,有 10 个 PhD 学生去应聘,为什么非你不可呢?「why me」的问题会贯穿整个求职过程,我真心希望大家多去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公司,这道题答案是不一样的。再者,签证问题始终是悬在各位国际学生头上的一把刀。

说了这么多劝退因素,那讲点好的吧。业界应届 PhD 工资肯定是比博后高不少的(大胆开麦,翻倍可以有),其次工业界的节奏没有像读书那么紧张,至少周末可以去看看风景的时间还是有的,算是有了点 work-life balance (不同公司差别很大)。最重要的,在工业界里开始积累实际经验,以后跳槽就没有像是第一份工作那么艰难,毕竟公司始终希望招聘的员工是有工作经验的。如果想转型到管理或其他职业方向,工作经验是必需品。

可以说,研发岗位看似最理所应当,实际上走这条路难度不低。

Analytical 分析

相比于研发,分析岗位的需求会更稳定,比如药学和高分子等方向,而且不一定非得都要 PhD 期间做分析才能胜任。当没有研发 opening 的时候,我也会试着投投分析岗位,但我个人没多大优势。这类职位需要你会的表征比较多,知道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还有懂得维护仪器等等。大家都在实验室泡着的,分析手段多多少少都懂一些,所以起跑线差不了多少。还是同样的问题 「why me」,既然大家都会,为什么你能得到这份工作呢?

分析的岗位相对来说,初始工资没有研发高,而且职业路径趋于稳定甚至是一成不变。公司会认为这类岗位不太需要 PhD 学历,硕士甚至是本科就足够了。你在 PhD 中学到的知识可能只有一小部分被用到。总的来说有利有弊。

Process Engineer 过程工程师

虽说是化学专业的学生,苟一苟还是勉强够得着 Chemical Engineering 的(跨度是挺大的)。我这里直接点名各位半导体厂 fab lab 里面的 process engineer 工作。在这些半导体厂里,对化学专业学生需求一直都有,我认识的人里面学无机有机的去了半导体厂芯片厂啥的。可能你在 PhD 阶段做什么无机材料,毕业了就去芯片厂做 process engineer,很常见。各个 fab lab 不太在意你应届生的身份,反正去了都得重新学,不算难。

工资方面,不同公司差距很大,有的是业界最高,有的贫穷线都到不了。除此之外,可能会有轮班 shift 的制度,半夜值班的要求是存在的。如果进大厂的话,企业文化可能会让人不太舒服,离职率不低(办公室斗争一类的)。公司结构臃肿阶级分明,如果遇到了不好的小组领导那是真的很惨。(亲眼见过)

简单来说,process engineer 是个上限足够高,下限足够低的选择。



既不工业界,也不学术界

职业方向考量从不是只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里面选择的,还可以尝试一些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我个人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Patent attorney 专利律师

是的,你拿 Chemistry PhD 可以跳到法律相关的工作。专利方面对学科交叉要求很高,虽说走这条路的人常规操作是本科读个 Chemistry minor ,之后读个 JD。但反过来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说选择比较少。我接触过一些 patent attorney 早年间是工程师,做着做着就往专利律师靠了。美国有部分律所是愿意接受刚毕业的化学 PhD 学生进律所拿来培养,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过 bar (律师资格)。听起来很简单,拿到律师资格在美国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大家应该清楚律师的工资在美国绝不算低的,直接跟经验挂钩,不存在说吃青春饭的讲法。

如果要应聘这类工作,最好要有律所的实习或是专利相关的经验,以及写作能力必须好,招聘材料里面大多要求 writing sample。作为国际学生,自带一门外语对于像是 PCT 业务是有优势的。

Technical Consulting 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常见于电池、高分子和材料业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三星 Note 7 电池炸了,消费者和公司起纠纷,这时候需要引入第三方实验室机构来鉴定到底这个电池炸了是因为消费者使用不当还是公司设计有缺陷。当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技术咨询的任务是要找到问题根源并给出解决方案,这就是所谓的失效分析 (failure analysis)。除了失效分析以外,还有一部分业务是公司找到你,希望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产品质量或是其他方面。这类工作同样是需要广泛扎实的表征功底,以及对应的专业知识背景。

这类工作很乐意招收相关背景的 PhD 学生,但额外的要求是沟通交际能力一定要好。技术咨询是以客户为导向,也就是甲方爸爸大于天,关系一定得处理好。自己还要学会如何拉客户等等。跟前面工业界研发分析岗位比起来,社交能力十分关键。

Business Consulting 咨询

传闻说的 Big 3,McKinsey, BCG & Bain 三大咨询公司。还有一些专注 life science 的咨询,比如 LEK,ClearView 等等。咨询岗位可以讲很长很长,网上的资源非常多,我这里只简单讲讲它的优缺点。

优点:工资绝对算得上化学 PhD 应届生的天花板水平;完全脱离实验室脱离学术,拥抱商业,彻底转型;接受各个专业的 PhD 背景学生,生化环材 they don`t care;从咨询离职后下一份工作很好找,不再限于化学专业;全世界到处飞,传说中的那种光鲜亮丽的职场精英人设;全球公司可以选,想回国或是美国 relocate 选择非常多,不像做石油的只能去德州。面试招聘流程极其套路化,只要你愿意,提前几年准备有很大优势。

缺点:上面说的任何一个优点都可以被解读成缺点。彻底抛弃你之前所学的实验室技能,再回到技术岗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咨询行业迷恋名校 title,如果你是 Harvard 的学生,各种 early access,如果你是普通学校,起跑线就差了一大截;竞争激烈,不准确地说传闻中全球 Big 3 公司发 offer 概率只有 1%,而且这里面包含藤校的 MBA 学生和本科生;商业上的人际交往要比在技术岗位上更复杂;依然客户大于天,这是个在美国都可能会有的 996 职业,在大中华地区面试甚至单独有压力测试(看你会不会在高压状态下还能保持状态);咨询行业奉行 up or out 规则,如果你不能在一定时间内(2 - 3 年)晋升,你得离开公司。

简单来说,咨询是一个高压工作环境,有的人很喜欢,有的人完全接受不了。如果你考虑向咨询,建议你看一个 B 站 UP 主玛法达的世界 做的视频,非常详细介绍了她作为一个北美化学 PhD 转型咨询的准备历程。

Data Scientist 数据分析师

做计算化学物理化学的懂代码和数据分析的不在少数,完全可以利用在课题里学到的技能进行转型。见过很多做 instrumentation 的人直接去 Amazon 这样的大厂做 data scientist,这类型的人博士期间就大量接触大数据分析相关的问题,MATLAB, R, Python 玩得不比那些 Data Science 科班出身的人差,把这套技能搬到网络大厂里,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网上面试准备的资源很多,去大厂的好处之一就是套路比较流程化,有前例依赖。说出来你可能不信,Facebook 前段时间 po 过招聘做催化剂理论计算 PhD 相关的职位(我不懂 Facebook 跟催化剂有什么关系)。



(关于转码的一点碎碎念)

可能有人会说,CS 大法好,劝退保平安。承认计算机炙手可热,数不尽的优点,完全有资格鄙视我这种生化环材。我周围也有人破釜沉舟转码,一亩三分地里面的例子海了去了,这已经成为一个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转码的事儿得分两个思路来说。以我为例,我代码就是不行,我也不喜欢代码,你把我绑架到电脑前一天写 10 个小时代码,我真情愿去实验室刷烧杯。其次,现在去的人越来越多,那我有多少的资本跟 CS 科班人士竞争呢。就算之前生化环材的经历是沉没成本,内心劝自己赶紧与之分割,拥抱代码。你真的能做到这样破釜沉舟吗?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巨大挑战,不少人在还没上岸之前就崩溃退出游戏了。否认过去的经历不也就是在否认自己吗?技术和技术之间的壁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与其直接转码,不如在自己课题中引入数据分析的因素,在进行课题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学习,降低转型风险。

另一方面,你下定决心要转码了,那就不要往回看了。心态上一定要多给自己打气,转码又不是什么被人看不起的事情,毕竟现在就是代码能恰饭,恰饭有什么不对。如果你能承担这样的风险并且成功上岸,我相信你遇到任何困难时都不会轻易放弃的。我自认为做不了这么决绝,我很佩服这群人的勇气。



到这里总结的差不多了,这篇文章只是我的个人观察,不能代表整个行业或者是某一类人,里面罗列的职业方向也不是完整的。我只是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一点点启发。